PP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为农业农村插上腾飞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6/08/01

    动动拇指轻轻一按遥控器,无人机就飞向广袤草原中的羊群上空,航拍的画面实时传送至牧民手中的显示屏,甚至每只羊的耳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在内蒙古,一些牧民已经开始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来放羊,在每只羊的脖颈上挂上一个可以向卫星发送信号的芯片,当地牧民就可以实时监控到羊群的位置。

    同样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还有新疆的农田,新建农业开发公司对10个牧场、将近9万公顷的可耕地进行遥控灌溉、播种和棉花收割,大大地提高了耕作效率。

    近年来,国际上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而北斗自创立之初一直为军事国防领域服务,现如今北斗凭借其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为民用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通信时统、应急搜救等领域的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无人机放牧、卫星系统操控灌溉正是最好的范例,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进程增添了一笔重彩。

    “农业生产智能化种子破土而出”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及边远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人口居住分散,造成农村地区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需要更好地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目前,农业生产智能化的种子已经撒下,如何让它更快更好地破土而出,则显得尤为重要。

    2015年,在农业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和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农业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各地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生产智能化初见成效。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点面结合的原则,着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000061,股吧)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仓储、冷链、物流、配送等环节中应用效果显著。

    例如,构建了综合展示系统、应用管理系统、远程指挥调度系统的农业物联网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推进光明米业粮食作物“产加销”安全监管示范工程、蔬菜标准园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等项目;推进物联网技术集成创新,开展大田应用集成传感设备研发应用、动物电子标识研发应用等多项措施。

    而在安徽省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中,目前已经在20个粮食主产县建立了监测点,研发了小麦“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预警系统软件,完成了大田作物农情监测系统一期项目建设。

    同时推进了各产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建设,确定57家基础条件好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业物联网示范点,涉及粮油、畜牧、渔业、茶叶、蔬菜、水果、电子商务、农机8个行业。

    在养殖业的智能发展上,江苏省重点开展物联网技术在养殖业领域的大规模产业化示范,制定养殖业物联网应用标准和规范,扶持一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带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及相关信息产业发展。

    在项目重点推进的水产养殖物联网上,目前已辐射全市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通过在池塘中安装溶解氧等传感器,监测水中溶解氧含量,利用GPRS无线网络传感数据,通过系统平台分析处理,实现增氧设备的自动、远程控制,有效解少了养殖户夏季高温时节的巡塘次数,增加产量,农户亩均增产10%,节省电费80元/亩,每亩增收1000-1300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智能化发展已初见成效,如何正确认识、科学判断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对进一步推动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生产环节,信息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智能化进程上,而在流通环节,则将以农业电子商务的形式体现。

    近两年在大城市郊区涌现出了一批如北京任我在线、沱沱工社、上海菜管家、武汉家事易、辽宁笨之道、海南惠农网等为市民提供日常生鲜农产品的电商企业,且发展势头强劲。

    记者翻阅各平台的销售页面发现,从交易品种看,耐储易运的干货和加工品占主体,生鲜增势迅猛。

    例如,电子商务交易的农产品主要是地方名特优、“三品一标”等,如大枣、小米、茶叶、木耳等干货及加工品占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8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已逾3000家,农产品网上交易量迅猛增长。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迅猛,正在为传统农产品营销注入了现代元素,在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促进产销衔接和公平交易、增加农民收入、倒逼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

    而从交易模式看,多样化发展趋势也更加明显。包括入驻淘宝、京东、1号店等成熟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的模式,中粮我买网、顺鑫抢鲜购等农业企业则采用自建平台模式,天猫、河南众品食业的产品供应商与批发商的B2B电子商务模式等。

    此外,部分农民、合作社、批发市场也已经开始尝试电子商务,转变生产经营主体。记者了解到,“茶多网”聚集安溪茶叶批发市场的1860家实体店,目前已形成全国茶叶电子商务平台,年交易额可以达到2亿元。

    而城市冷链物流、宅配体系则以企业自建方式快速发展,农村物流网点迅速增加,资金支付手段也进一步完善,支付宝、网银、手机钱包等金融服务正在向农村延伸。

    “农业服务便捷化为农民带来满足感”

    产销结合搭上信息化的顺风车,同时也为农村建设、农民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的满足感。

    在北京市密云县、大兴区的14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站,通过开发“云农场”生产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为社员免费提供从生产安排、农事管理、智能控制到冷链物流、社区配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全产业链服务。

    而依托农资店、便民超市建设,还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代购服务。例如吉林双阳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已实现化肥、生活用品等销售额2500多万元。

    这些益农信息社都充分地体现了农业部切实把信息进村入户作为一项惠农工程来抓的决心,通过落实配套资金,充分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狠抓措施落实,目前全方位的试点工作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

    在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中,农业信息化在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上体现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要素,同时是农民生活平稳的决定支柱。

    目前,各试点省(市)各级农业部门坚持以满足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整合农业部门服务资源的基础上,融合更多涉农部门服务资源,吸引优质社会服务资源,最大程度满足了农民的多样化、个性化生产与生活需求。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为所有的村级信息服务站提供免费12316拨打和免费Wifi服务,让“三留守”人员可以不花钱就与在外地打工的家人视频通话,在为政府提供公益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业务的同步发展。

    而落实到地方层面,就可以看出显著效果。如辽宁省将12316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融合,农民通过12316全媒体平台可以精准、就近找到农业专家,同时每个村级站均配备了12316直拨电话,农民咨询全免费。

    在信息化技术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条件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最早、最坚定、首推的投资主线,同时也是最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信息进村入户将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集聚到村级信息服务站,农民可以更加精准地得到政策、技术、市场行情、动植物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不再像过去凭经验、盲目跟风种养。

    另外在生活服务方面,信息化的应用让农民可以就近缴纳电费、水费、电话费,就近购买车船票、预约就诊挂号,不再像过去要跑很多路到镇上网点去办理。

    村级信息员和农民群众普遍反映,信息进村入户就是好,能够把世界带到村里,把村子推向世界,还可以让农民“买世界、卖世界”。

    实践表明,无论从方向政策落实,还是农民体验程度,信息化发展正在有效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这是一条“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路子,很受教育、很受鼓舞,这条路应该走,也走得通。 来源:和讯网

上一篇 : 潍坊市区告别焦炉煤气 40万燃气用户用...

下一篇 : 安徽阜阳积极推进“互联网+”农机...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